我是80后,父母都是50年代人,因母亲身体不好在家陪伴了一段时间,闲暇之余写一写我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感受。
愿天下父母身体健康,愿天下家庭幸福美满,愿我们每一个孩子回家都能叫一声:
妈!
我相信,无论你有多么的孝顺,只要是长期照顾父母,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意见,哪怕是仅在你的内心。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的:“
床前百日无孝子!”
俗话说:
“老还童!”
当父母年迈的时候,她们的行为和孩子是一模一样的。
为避免发牢骚的嫌疑,这里就不再具体叙述了……总之,婴儿、孩子是什么样子,身体不适的年迈父母就是什么样子!
你唯一能做的就是:
细心照顾,并心里默默承受!!!
不再叙述这些,今天,我要分享的是:如何与父母更好地相处?怎样才能照顾好父母?
一、首先,你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,装得下一切,接受差异。
你与父母的成长环境、教育背景、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有所不同,许多不同观点源于时代差异而非对错。试着理解他们的局限性,而不是强行改变。
我常告诉自己:父母没文化,没怎么与外面接触,他们的一些“小毛病”可以理解!不必提出来。
我也常告诉自己:父母生活一辈子,可能他们是对的,只要他们愿意就好,顺着点。事实证明,父母做的事情也都是对的。
二、并不是你认为的对他好,她们认为就是好!
不要试着改变父母,也不要试着劝说,做着做着,小矛盾就来了。
一辈子的习惯了,或者她们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,请问你怎么去改变?
图片
三、要学会鼓励,学会赞美,学会感恩。
这就是典型的去异求同法运用,不同的观点抛去,父母做的好的,父母为孩子留下的东西,要多赞美,多鼓励,内心多感恩。就像照顾孩子一样,打骂的结果只能是叛逆,而正确的做法就是多鼓励与表扬。
四、常把“错”归为自己。
要常把“错”归为自己的考虑不周,照顾不到位!常想自己是否能做的更好。其实,这是一种自我安慰,但人总要学会自我调节。
五、学会换位思考。
晚上,母亲一个轻轻的搂抱或抚拍,那是她用仅有的气力表达内心最深处的爱!
父母把毕生的爱都给了我们,而我们又能爱她们多少?所以请放下一切,去关爱父母。
其实我们也能做到:母病床前子成医!
六、要“保护”好父母。
自己不能责怪父母,他人也不能责怪父母,包括兄弟姐妹、妻子、长辈。
若这个头开了,那谁都想责怪两句,这是绝对的零容忍。或许只是生活的引导,但也要注意方法方式。
七、父母的资产是父母的,需要尊重。
任何时候父母的资产都是父母的,虽然理论上来说也是你的,但在使用的时候应该先征得同意。他们的辛苦钱要由父母自由支配,平时自己也要给些零花钱,虽然可能他们无处花。
八、细心周到照顾父母。
澡要常洗,衣服要常换,指甲要按时剪,药要按时吃,适合父母的饭菜要及时安排,即食的营养品要常备,体重、血压要常监测,常陪伴,常走动等……
今天就先写这么多吧!有事情要处理了(随时待命)。常言道:一母养十儿,十儿难养一母!无论几个兄弟姐妹,放平心态,就当自己是独生子就行了。
祝天下所有父母健康、快乐!